洛陽LYC
洛軸軸承有限公司是河南煤業(yè)化工集團裝備制造骨干企業(yè),其前身是國家"一五"期間156個重點建設項目--洛陽軸承廠,是中國軸承行業(yè)規(guī)模最大的綜合性軸承制造企業(yè)之一。作為專業(yè)軸承制造廠家,LYC經過50多年的發(fā)展,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,可根據用戶需求設計制造九大類型、各種精度等級達1萬多個軸承品種及軸承相關專用設備,其產品廣泛應用于礦山冶金、鐵路車輛、汽車摩托車、工程機械、石油 機械、機床電機、醫(yī)療器械、國防軍工、航空航天等領域,是目前我國加工直徑最大、精密程度最高軸承的誕生地,也是國內軸承產品尺寸最廣、用途覆蓋面最寬、品種最齊全的生產基地,并保持了多項中國軸承行業(yè)記錄。特別是LYC成功地為"神舟"系列和"嫦娥"飛船提供配套軸承,彰顯了強大的技術研發(fā)實力。
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(洛軸所)最初所址選定在洛陽,是由主管部門依據“研究單位應靠近主要生產基地”的原則決定的。這是由于當時蘇聯(lián)援建的洛陽軸承廠已正式建成投產,設備、技術、管理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。但所址具體定在洛陽何處,所領導雖有想法,但舉棋未定。
1958年夏天,北京軸承廠興建方案已定,在北京廣渠門外雙井地區(qū)原北軸廠廠址(現(xiàn)為北京汽車廠)舉行了開工奠基典禮。時值軸研所已按機械部要求提前保質完成了下達的空-空導彈陀螺儀軸承ZYS001、ZYS002試制任務,深受汽車局賞識,并受到部長表揚。所長乘機建議將軸承研究所與北軸廠建在一起,當時即得到汽車局同意,并由軸承工廠設計處(后為第十設計院)將軸研所設計在北軸廠總平面圖正門左側的一棟三層樓內。該樓面臨北京體育館路,左側靠近廠圍墻,離鐵道不足30米,且無配套加工車間,極不合理,不能滿足所發(fā)展要求。為此,經多次與北軸廠交涉改變設計未果,廠、所領導為此產生矛盾,發(fā)生了沖突。此建所方案,1959年由于原機械部下令將汽車所、拖拉機所、軸承所遷出北京,才未予繼續(xù)實施。洛軸所按部命令于1959年4月15日前遷回洛陽原籌備處(現(xiàn)所址)。
隨著洛軸“部分改制”的成功和“新老兩重天”的鮮明對比,以及洛軸積重難返的現(xiàn)實,一體化并購成了不得不發(fā)的弦上之箭。而包括外資巨頭在內的各利益團體和社會組織之間所表現(xiàn)出的火熱激情和踴躍角逐、博弈,以及由此可能引發(fā)的市場格局、國家安全等方面的微妙變化,已經遠遠超出了洛軸改制本身的意義。為了探究其中原委,記者日前深入該企業(yè)和有關部門進行了為時兩天的深入調查。